每当大雨过后,马路边上,公园、小区的绿化带里、校园的操场上总会出现一些小生物,像蚯蚓、蜗牛出没等等。有些青少年孩子因为好奇,看到这种大蜗牛便把它拿在手里把玩,甚至还有人把大蜗牛带回家当宠物养。不少人看着眼前这样的大蜗牛,肥肥的,不少吃货都流口水了。
这种蜗牛叫非洲大蜗牛,又称褐云玛瑙螺。因为繁殖过快在自然界中迅速扩散,成为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被我国列为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野生非洲大蜗牛长期在野外生长繁殖,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控制,身上会有许多病菌和寄生虫在里面。经调查发现,这种非洲大蜗牛的黏液或粪便携带有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如结核杆菌),尤其可能携带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是一种以螺、蜗牛及蛞蝓等为中间宿主、鼠类为终末宿主循环生活的寄生线虫,主要寄生在老鼠身上,人主要通过生食或食用未煮熟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中间宿主或被幼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也会经皮肤、口进入人体。感染此病后,广州管圆线虫在人体内开始上蹿下跳,幼虫会侵入人脑,寄生在人体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患者进食螺肉后2~5天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致残,甚至死亡。
小编建议大家**不要尝试,因为非洲大蜗牛的身体上携带着不少细菌和寄生虫,就算后期煮熟煮透,在前期处理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或防护不到位,有可能误食入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而且你不能肯定自己一定能处理干净,处理不好的话,人吃了以后有可能会患病。大中华美食千千万万,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尝试一种不安全的食物!